财税知识right and interest

电商平台骗局频发,商户如何避开空壳陷阱

作者:小旗  发布日期:2025-07-09 11:50:10  浏览次数:742

周姐在北京经营日用批发业务多年,年初接到一通自称大型平台合作商的电话,对方表示能帮她的商品优先进入平台采购清单,还提供专属仓储服务。她一开始将信将疑,但对方发来了营业执照、合作资质截图,还主动邀请她加入一个平台供货群,里面不少供货商都在讨论发货进度和佣金收益,群里热闹非凡、氛围看似真实,最终她缴纳了9800元的保证金。几个月过去,她不但没收到采购订单,联系渠道也全部中断,才意识到被骗。

虚构身份吸引商户上钩

据公安机关调查,刘某等人从2022年起,专门注册了多家空壳公司,对外宣称是大型电商平台的授权合作方,他们伪造授权文件,自称可以提供专属仓储、订单优先等服务。通过线上广告、电话邀约、微信社群等形式,专门针对刚入行的商户进行宣传,制造出供货合作的假象,并诱导商户缴纳保证金才能参与项目。

最终都逃不过法律.jpg

没有实际业务,只为套钱再挥霍

这些空壳公司其实并不具备任何电商平台的合作资质,也没有运营团队、物流体系或真实仓库,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诱导商户签约缴费,收到钱后便将部分转入个人账户,大肆挥霍,用于高消费、外出旅游等。

很多人看到对方能提供合同、资料和办公地址就放松了警惕,但合同背后的公司根本不运营。

覆盖范围广,诈骗链条严密

案件涉及全国范围共计4000多家商户,涉案金额超过7000万元,刘某等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注册公司,有人负责群聊氛围营造,有人负责客服答疑和催缴保证金。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从引流到收钱只需几天。

玫瑰金的手铐.jpg

案件查实后处理结果明确

202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公安局立案调查此案,并于近期将刘某等12名嫌疑人全部抓获。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相关责任人将被依法处理。虽然部分涉案资金已被挥霍,警方仍在开展资产追缴工作,争取最大限度弥补受害商户的损失。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2194.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