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的意见明确指出,12345热线的核心服务不能一交了之,更不能随便外包,现在有些地区买了第三方服务,把群众的诉求全部交给外面公司,导致很多事情没人真正负责、没人真正落实。今后,热线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涉及群众生活、公共事务的诉求,必须由具体职能部门来办,不能甩给别人。
有些外包客服接到问题只会答非所问,最后问题没解决,反而让群众更着急。
为了让热线真正帮上忙,文件要求各地要对诉求进行精准派单。哪些问题该谁办、办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办完,都要一清二楚。如果有些问题没法直接分配清楚,热线管理单位就要组织部门一起研究,甚至请编办或司法机构界定职责,不能让问题在几个单位之间互相推诿。尤其是重要事项,必须直接派到责任单位,不能一股脑交给基层单位背锅。
文件还特别提出,面对一些处理效果差、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如果基层单位处理不力,12345热线可以提级处理,也就是直接由上级单位来接管。而且将建立接诉即办机制,不仅要求限时办结,还会有回访和闭环处理,确保群众的事真正办完。
对于推诿拖延的情况,热线可以发起督查、督办,促使问题真正落地。
考虑到部分地区把热线数据当作排名工具,对基层设置过高要求,这份意见还特别提到,要科学设置考核机制。不追求短期数据、不搞层层加码,评价要分类型、设等级,同时建立免责机制,对该办未办的要问责,但对尽责的基层单位也要包容。
让基层干部在面对群众诉求时,既有压力也有保障。
在文件发布前,北京已经开始推进改革,出台了相关意见,对热线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今后哪些问题归哪个部门、街道和社区该办什么,全都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北京也推行吹哨报到机制,遇到难题可以上报上级协调。对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还会给予表彰激励,鼓励更多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2193.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