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在北京经营一家美甲店,最近换了辆新能源SUV,想着旧车放着也是闲置,不如托管给租车平台赚点外快。她听朋友推荐了一家线上平台,说是每月收益稳定,车也不用自己操心维修保养,刚开始听着挺诱人,她便没多考虑就签了合同。几个月后却发现问题一堆,车子保险理赔困难、平台结算慢、车况明显变差,甚至连车在哪儿都经常找不到人问。
北京对私家车租赁是有明确规定的,平台需要具备《汽车租赁经营许可证》,否则车在路上出事就有被认定为“非法运营”的风险。更麻烦的是,有的公司还要求车主把车辆属性改成营运性质,这一改,不但保险费涨了两倍,车的报废年限也缩短了不少。
电子合同后来发生事故,对方全责,可平台只愿赔一半修车钱,说是合同里写明他们只负责协助,不负责赔偿。她再去看合同才发现,关于事故处理、维修标准、赔偿范围都没写清楚,而且连退出方式都含糊不清。
平台说他们统一买了保险,可当车辆在外运营时出事,保险公司以“非家庭用车”为由拒绝理赔。私家车的原有保单并不适用于商业运营场景,需要额外加买“汽车租赁险”或“分时租赁险”才行。
王姐那辆旧车原本成色挺好,交给平台三个月回来,车门划痕一堆,内饰也很脏。她去追责时,平台拿出交车照片,说原来就这样。
平台宣传时说月入五千不是梦,实际收入每月浮动大,平台还常常以租客违章、损坏为由拖欠结算。
王姐的ETC卡没拔、导航记录也没删,等车回来后才发现账户出现异常扣费,交车前清理车载系统信息也是保障自身隐私的重要步骤。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1951.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