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女士在11月14日晚参加某电商平台的小米官方旗舰店秒杀活动,以11.11元成功下单小米206L小冰箱,随后收到配送电话,被告知次日会送达。但到了11月15日,家人未收到配送人员上门,查询后发现商家表示该冰箱无法发货,并提出30元补偿。

这款产品在平台下架,仅剩一款疑似同款型号还在售。
11月17日小米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是系统配置错误导致订单作废,需要消费者取消订单。
在平台购物中,下单、支付成功只是第一步,订单是否成立需要看商家是否已经明确准备履行配送内容。此次事件中,罗女士不仅付款成功,还接到过配送电话,说明商家在流程上已经进入处理阶段。虽然活动价格明显低于正常售价,但这并不自动证明订单无效,因为活动本身就是低价促销的重要方式。

当活动价格确实偏低,很多商家会以系统错误为理由不履行订单,值是否合法?我去查了一下相关的事件,确实合法,“合同需经我方确认后方成立”,消费者即便提交订单并付款,合同也未成立,只有在商家已发货才算合同成立。在2021年北京有一个审判,当当网标错价格,法院认定,电商平台已明确约定 “合同需经确认发货才成立”,而涉案订单未获确认,故合同未成立,商家无需发货。

在此次事件中,相关活动有提前宣传,且秒杀规则公开,罗女士通过正常流程成功抢购。宣传后的秒杀活动本身属于商家主动发起的行为,其影响力远大于一条普通商品价格标错。
小米方面提出补偿30元,该金额与冰箱正常售价之间差距较大,小编个人认为补偿非常不合理,如果都这样来补偿的话,那是不是企业可以随便标个低价来引流,然后再以“系统错误”为由,取消订单,并补偿30元来解决问题?到最后,流量红利赚到了,又没有实际损失,你们觉得呢?看事情后续吧!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2790.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下一篇:搬家员工该享受哪些保障与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