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女士在淘宝天猫上看到一家推出的小金豆,花了826元买了一克金豆,拿到货后她越看越不对劲,于是找了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含金量为零,竟然是假的,她立刻联系商家却发现店铺已经关闭,商家也失联,后来她找平台客服沟通,对方确认这家店铺曾缴纳保证金,但在售出一批商品后便注销了营业执照。
这类假货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短期套利”的经营手法,一些商家以低成本注册网店缴纳少量保证金后迅速上架商品,商品一旦卖出他们就通过改名、关闭或注销企业的方式逃避售后责任,由于网络交易链条长、店铺更名容易,消费者很难第一时间追踪到商家真实身份。

一旦企业注销,工商登记信息中显示企业经营终止,原公司账户、营业执照都失效,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注销前存在欺诈行为否则消费者很难再通过行政渠道追回损失,注销意味着主体不再存在除非法院判定经营者个人承担责任,否则案件会进入漫长的追溯流程。

很多虚假企业在注册时就以短期运行为目标,提前准备好注销资料,一旦售卖完商品就立即申请注销,避免被平台追责。
一些不良商家缴纳的金额较少,售假后造成的损失远超保证金额度平台只能部分赔付消费者,注销企业的追责机制往往依赖企业实际控制人身份,而电商平台的实名审核流程并不总能核对到个人层面,这就导致部分人利用虚假身份、他人营业执照注册网店,等销售完成后再注销,形成“假店循环”。
优先选择品牌官方旗舰店或平台认证的店铺并查看商家注册信息和经营年限,如果是价格异常低、信息模糊的商品,应提高警惕,购买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时最好在收到货后立即进行检测,并保留交易凭证。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2647.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