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在北京夜市摆摊卖奶茶,那时候她还在上班,晚上下班后骑个小电驴去夜市支个小台子,没想到生意竟然火了,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三个月后她索性辞了职,看到老店生意稳稳的,她很快又在隔壁区盘下一个门面开了第二家分店,想着趁热打铁扩大规模。结果没几天,新店因为一次饮品过期被投诉,监管一查发现许可证信息没更新,直接把所有奶茶店的营业账户冻结了。
开始开的那家奶茶店用的是她本人的名义办的营业执照,资金和收入也都打进她自己的个人账户里,第二家店开张时,她想省事,就直接沿用了老店的付款账户。谁知道,新店一出问题,监管一查,发现两家店资金混用,直接认定属于同一主体,冻结了所有资金。
当初用个体户的形式开店,一年赚个几十万,看起来风光,但税务压力不小。尤其年利润一旦超过50万,适用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会一路飙升到35%。而如果她注册成公司形式,哪怕再成立一家子公司,子公司赚的钱先按25%的企业所得税交税,之后以分红形式打到母公司账户,这部分资金还可以免征所得税。
当初有人跟小美说,一旦你注册子公司,那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可能将来你自己都管不了,子公司虽说法律上独立,但只要母公司持有100%股份,所有决策权其实还是在母公司手里,从任命法人、决定财务方向,到开店策略,都由母公司说了算。
小美吃的一个大亏就是分店开张后没按总部标准来做,饮品配方随意更改,原料采购也随便换,才有了那次食品安全投诉。其实,只要在注册子公司的同时,母公司签一份商标使用授权协议,并约定产品质量管理标准,那子公司在使用品牌时就必须严格按总部规定执行。
就像肯德基的加盟店,装修风格、原料供应都要符合总部统一规范,哪怕是在三线城市的小店,也得用同样的鸡肉供应链、统一的炸锅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每个炸鸡腿口感一致。
有一次听说北京一家网红汉堡店关门了,结果老板的车和房子都被拍卖去还债,如果一开始用公司经营,尤其是子公司形式,即便哪家门店因意外关门,只需要按照正常的破产程序清算公司资产,母公司只要完成出资义务,就不再承担额外责任。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1923.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