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作为一名在亚马逊平台上经营家居用品的跨境电商卖家,她的生意一直依赖于从中国直接发货到美国的低成本模式。然而,最近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并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变化让她的生意陷入了困境。她的产品价格优势瞬间消失,订单量骤减,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
美国政府取消了对中国商品的小额免税政策,意味着所有从中国发往美国的包裹,无论价值多少,都将被征收高额关税。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打击了依赖低成本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
面对政策变化,一些大型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多元化的策略来应对挑战。某知名企业通过减少促销力度、提高产品价格,以及加速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将非美市场收入提升至40%。此外,他们还在墨西哥设立工厂,利用美墨加协定下的关税优惠,规避美国的高额关税。
中小卖家的处境更加艰难,他们缺乏品牌溢价和供应链议价权,无法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为了应对关税带来的挑战,许多跨境电商企业开始重新思考全球布局,进行供应链的战略转型。一些企业在墨西哥设立工厂,利用美墨加协定下的关税优惠,缩短物流时间。还有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采取“中国+1”的战略,既规避关税风险,又保持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此外,技术升级也是突围路径之一,企业通过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溢价。
在美国市场受限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退出美国包装业务,转战中东市场,还有企业在日本市场的营收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25%。非洲跨境电商平台迎来中国卖家入驻潮,东南亚、中东跨境电商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30%,成为中国卖家的新蓝海。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1886.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