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布鲁克林经营母婴店的林太太她代理的某品牌婴儿车原本每月稳定售出50台,上周突然收到总部通知:5月起零售价要从899美元涨到1200美元。仓库里囤着的最后三台展示样品,被闻讯赶来的准妈妈们连夜抢购一空。一位预产期在6月的孕妇摸着微隆的腹部苦笑,这台车比我未来三个月的产检费还贵,可我不敢等,听说下个月连安全座椅也要涨50美元。
该品牌婴儿车90%零件来自中国浙江的工厂,美国新实施的25%关税直接拉高了整体成本。像热销的冰箱贴套装,中国出厂价2美元,加上关税和物流后成本突破4美元,而亚马逊同类产品现价已涨到6.99美元。
供应商发来的财报摘要显示,仓储费比三年前涨了40%,广告点击成本翻倍。某深圳电子卖家透露,原本利润率8%的蓝牙耳机,现在每卖一副要倒贴0.5美元。这迫使部分商家下架低端产品线,转而主推溢价空间更大的智能设备。
某品牌纸尿裤单价悄悄上调1.2美元,12罐装奶粉提价15美元。宝洁公司最新调价通知显示,洗衣液、剃须刀等20款日用品平均涨幅达6%。消费者发现,原先30美元能买齐的卫生清洁用品,现在需要多掏8美元。
美国商会调查报告指出,全美87%的汽车安全座椅供应链扎根中国长三角地区。某婴童品牌尝试将生产转移到越南,但三个月后发现当地橡胶配件合格率仅65%,不得不回调中国采购。
社区论坛出现大量关税应对攻略,年轻父母组团海淘德国安全座椅,主妇们重新捡起手工皂制作技能。中产家庭年度预算表中,母婴支出占比从12%飙升到18%。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1866.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