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通州宋庄的李老板想在艺术园区办个户外音乐节。他砸了8万块做舞台主视觉广告墙,造型酷炫还带灯光,结果演出前一天被城管要求连夜拆除,原因是没报广告安全检测报告。那晚他一边拆一边心疼,最后连夜加班重新设计广告,只挂上几块喷绘布草草了事。
起初李老板用的是个体工商户执照去跑审批,结果第一关就被卡了。文化类演出不接受个体户身份,只认文化传播公司或演出经纪公司。于是他立马升级执照,改成“北京某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新提交后才顺利过审。
不少做活动的创业者,注册个体户时图省事,等真正做大时才发现各类文旅审批都要求公司制执照,还得重新折腾一遍。
李老板在场地协议里只写了户外空地,没标明具体位置和坐标。结果文旅局要求补材料,整整耽误了两周审批。后来他吃一堑长一智,凡是演出场地协议都附带高清平面图,坐标、租期、使用权一项不落,一次性通过再也没出过问题。
在准备演出环节材料时,他曾因节目单和演员名单没分类提交,被要求重交。他后来把材料按“人员信息”“节目内容”“视听资料”三类分好,演员的演出证、节目歌词、节目视频都放U盘里,文旅局一看就清楚,再也没有补交过。尤其是外地演员的暂住证明,他每次都提前让人办好,避免现场催得人仰马翻。
主办方交的安保预案里没有踩踏预防措施,被驳回修改,把安保图、消防图、应急方案做成标准模板,不管大小演出直接套用,省了不少精力。
广告部分是最容易“翻车”的地方。他有一次没交抗风检测报告,差点被现场叫停。后来他每次做广告位都备好设计效果图、结构安全报告和抗风检测报告,找设计院盖章的文件提前一周就送交城管审批。
一次夜场电音节被投诉噪音扰民,他翻资料才发现原来夜间活动要有周边居民签字回执,2/3住户同意才算数。此后只要活动超过晚上10点,他都提前跑小区做回访,还加上环保批文和噪音测试设备清单。
有一次他在商业街做小型展演,舞台占了半条路,结果因为没交临时占道申请,交警上门强制清场。从那以后,只要涉及马路、公交线路,他都主动跑交警队拿批文,还和公交公司确认有无影响,做到前方无忧。
本文链接: https://www.zqsws.com/mfwz/1776.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一篇:演出场地选不对,多花钱还难审批